把社区作为方法

2025-03-02 02:33:07
0
41
“什么是美呢?美没有固定模式,就是让自己感觉特别舒服、美滋滋的状态。说白了,美就是日常生活中的和谐。我们追求美,想要自己舒服,自然就会对生活里的关系和谐有要求。有了要求,就会产生一种动力,促使我们去达成这个要求。等大家都舒服了,世界也就美好了,这是最基本的认知,所以我们也常说“美是第一生产力”。 那怎么找到生活的意义,找到属于自己独一无二的那个东西呢?这就得提倡美育。美育具体体现在哪儿?是以艺术为切入点。 不过,很多人对“艺术”这个词有误解。艺术可不只是视觉上的东西,它是一种行动,一种行为,也可以是亲手去做的事,更是一种状态,既是行为也是状态。为什么艺术常被认为很有距离感,是一般人难以企及的东西?因为他们觉得艺术是一般人很难做到的事。其实,只要是自己喜欢,能全身心投入、沉醉其中,主动去完成的事,都算艺术。比如炒菜炒得忘乎所以,这也是艺术。用这个标准去衡量所有事,艺术就不再高高在上,真正走进生活了。 “艺术”这个概念流行起来后,随之而来的是利益集团。利益集团为了获取自身利益,总是将艺术包装得高高在上,故意制造认知偏差,让人们觉得那些偏差是合理的、理所当然的,他们的目的就是获取控制或垄断利益的途径和渠道。但我们还是要让艺术回归日常生活,要让所有人尤其是年轻人能够拥有有趣的生活。 所以我们要做一个社区。为什么呢?因为人类作为生物体,它不像狮子,单体就有很强的力量,人必须依靠凝聚在一起。马克思、毛泽东都强调人的社会性,就是说人跟周围的事物都存在相关性,需要抱团才能进行生产活动。大家聚在一起后,怎么达成共同目标呢?这就需要通过语言沟通,一起商量一件事是不是大家都想做的,要是想做,该怎么做,做的时候需要什么,于是工具就应运而生了。语言系统出现后,人类才开始进行最重要的知识生产。 我们再来看年轻人的状态,我们不能要求年轻人马上就能在这里赚到钱,但至少要让他们在这里能处在快乐的状态。回到当下,我们的主张就是做一些能让人感到快乐的小事,比如我们要让年轻人在这里快乐十分钟。这也是我们的一个想法。我们打造了这样一个场景,让大家感到快乐、舒服。 首先我们自己得快乐、舒服。更理想的状态是,在大家感到快乐的同时,还能产生商业价值,并且得到认可,那才是真正厉害的。”

把社区作为方法

评论
“乡野艺校”是由中国美术学院2020届毕业生毛华磊、王润家,在导师组织下创立的社会美育公益品牌。乡野艺校以美育实现艺术生活为宗旨;以城乡儿童共享智慧为目标,以丈量、整理、想象、建设为工作方法;以乡土为学院,扎根于乡村社区的现场,深度融入于社群的生活中,展开社会美育的在地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