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大雨似乎成为了在前汾溪公共活动的标配,上下午起床都很痛苦,出门也行动不便,早上走一遭下来鞋袜衣服都湿了,中午添添累的也吃不下饭,眯十分钟就又爬起来了,子艺也举了一整天手机,狠狠共情一把阿毛(毛校辛苦了!鞠躬!
●About直播,生艺的直播名字叫《我在村里上大学》,将通过十天的直播为大家解答:我们每天都在村里干什么、学什么?怎么学?怎么“做作业”?
这也是大家长久以来对我们这些在地工作者的疑问,我们将通过直播,向大家最真实地展示我们如何与村民真诚互动、如何将信息转化为行动,我们也没有办法预测这十天究竟会发生什么?可能其乐融融,可能枯燥,也可能碰壁,可能有矛盾……共同期待吧
●今日内容:
“为什么我们一直在村里做作业?”(交代生艺来到前汾溪的契机、以及前汾溪可供开展毕设的基础条件)
“如何在村里做作业?”(介绍前汾溪大团队、文创空间,以及乡土学院的组织模式及行动路径)
“他们的作业是什么?”(跟随乡野艺校的视角了解村庄,以具体的地理坐标为载体讲述乡野艺校开展社区营造项目的历程)
“我们该做什么作业?”(在了解已有项目的基础上,通过田野调研生发属于“生艺”的项目)
“交个作业!”(对生艺小组“祝你生日快乐”项目的行动历程回顾及展览介绍)
●这对我来说还是一次以直播为契机的田野调研:
*第一次听鸿珍姐说前汾溪谷的前世今生,补充了我对前汾溪村艺术介入的最初形态的认知,鸿珍姐也是和第一届进入前汾溪做毕设的学生有直接接触的人,对于展厅作品创作过程的讲解更深入人心一些
*信玉奶奶说自己人老了记性不好,但她却还能记得六十几年前在陆地读小学的时候,儿童节学校组织来前汾溪听课,前汾溪的老师说“儿童节是‘忆苦思甜’的日子”
*信玉奶奶给了我们几挂棒棒糖作为儿童节&毕业礼物,奶奶亲手把棒棒糖挂在脖子上的仪式感不亚于毕业典礼上老师给拨穗
*一个遗憾:生艺小组每次给村民过生日,路过蛋茶店都会跟爷爷奶奶说要去给谁谁谁家过生日,但到了学镇爷爷生日的时候,却因为忙于三月三没有给爷爷过。爷爷奶奶虽然表示理解,但能感受到他们心里还是会有一些失落,希望有机会弥补一下吧!
*第一次看瑞梨奶奶编篮子,见证了一个篮子的诞生,奶奶在篮子的配色上真的很考究,直接戳中我们的心巴
*奶奶对蛋茶店的态度让我再一次感受到中国古代“士农工商”的阶级划分,小农生产者对于商业行为的排斥是很难扭转或缓解的
*当我们在感慨古道翻新后变得平稳又安全的时候,平日里对什么都看的很开的声州叔在古道的翻新这件事上心痛难掩,古道生活几乎贯穿了他的一生,在他的描述下我们仿佛还能看见汾溪的集体食堂、供销社、家家户户的猪栏、在卫生院做手术的深色凝重的医生。突然觉得,古道人家的口述史也是前汾溪一块特别重要的历史拼图,对此进行整理也是一件很有必要的事情。
●因为是第一次做直播,又想呈现我们最真实的日常,所以在镜头语言上的考虑还有所欠缺,想呈现的工作方法和信息量缺少必要的总结和交代,接下来的九天慢慢改进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