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完饭继续把空白的点位记忆填满,和家家去了齐天大圣庙
在关于人文的调研中,格外关注的是:祠堂、戏台、庙宇。无论这个村庄发展程度如何,普遍文化水平如何,这三处是一定会有文字记录的。
我的惯性工作方法在大圣庙遭到了滑铁卢,关于庙宇的记载可以说是完全没有,明明很新,但没有重修记录,藻井也很空,除了家家求了两根签外几乎没有文字收获。不过也让我很好奇,闽东地区供奉大圣的村不在少数,为何四坪似乎只供奉大圣?
后面去了老村民聚集区域,遇到了砍柿子树的爷爷,本来想帮忙,但是语言似乎有点障碍;在拐弯处遇到了很健谈的一个叔叔,正在准备修房子,从山上拉了很多木头回来,本来想搭把手,结果一根有上百斤。叔叔讲了他们以前修房子要走路去古田、代溪背木头回来,一次只能背一根,路途之险远艰辛,挺让我震惊的。叔叔还讲到村里人相互帮忙盖房子,大家一起去背回来,也不用给什么工资,管顿饭就好,让我又想起了“互助型社会”。后来叔叔去忙了,让我们去家里坐,想摘柿子可以直接去,周边几棵树都是他们家的,家里奶奶年纪大了不晒柿饼了,家里也吃不了这么多。我们进屋聊天,奶奶也很开朗,普通话还算标准,可以听懂90%。先是标准客套话问家庭情况,然后问了一下柿子树。
我:“奶奶,这些柿子树种了多少年啊?”
奶奶:“不多年的,就十几二十年。”
好家伙,和我差不多大。
奶奶也很可爱,给我们看了掉牙,说自己老了八十多岁了,没一会儿又拄着拐杖带我们去摘柿子,拿个好长好长的工具。家家弄不下来奶奶还亲自示范,又好看又好吃,姜还是老的辣呀!
后面回来让梁莉带着我们走,在戏台了解到以前村民们秋收结束后会组织去外面唱戏,混口饭吃,这样可以给家里省点口粮。这样平实的生活,让我对戏剧“阳春白雪”的刻板印象一下子变得亲近了很多。不过梁莉最近也忙重阳节的任务,家家帮着出了主意,走访过程中有一些顺带沟通的工作,所以游园的调研步伐也相对缓了一点。不过也解锁了一些新角落,和一些老村民打了照面。
今天让我有点鼻酸的是终于进到了“掬月”工作室,大一大二时候的看到蓉蓉姐自己动手修整院落,真的对我有特别大的触动,对我从迷茫的状态中选择乡村工作也是起到过积极作用的。从屏幕走到现实,没想到居然隔了这么多年。
晚上就是开心吃饭环节了,现在太饿了不想写了,就这样吧。家家的柿子糕真好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