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院“出差”小记

2023-10-18 01:05:07
0
145

因为柿界文化节的游园,我和家家这段时间就住到了研究院,虽然前汾溪和四坪相隔不过40多公里,却也有了“出差”的感觉。

​四坪比前汾溪要冷一些,我在14℃的前汾溪已经裹成熊了,恨不得把电热毯都塞进行李箱。阳光很好,要出门心情也很好,就想着美美化个妆出门,结果感觉耽误了时间,走得着急,厚外套居然忘了带,饭也忘了吃,真是猪脑。

​图片记忆:

​▲路上的漂亮水库,隔着窗抓拍,有点暗,有点模糊,但真的很漂亮,尤其是有阳光洒在水面上,浮光跃金。要是小时候的我看到,肯定要:“哇!大海!!!”

▲到研究院的时候,梁莉带着实习生走村调研去了,我们就自己先走走。

第一眼惊艳到的是映月湖的柿子倒影,在书吧窗户就看到了,跑出去看,满眼都是柿柿柿柿柿,惊叹得像从来没见过柿子似的。天蓝的很纯粹,抬头看有一种让人屏住呼吸的美。

走进村里,村民们聚在堂屋里削柿子。又很好奇,为啥树上还能挂着这么多,村民不应该早就摘完了?

回研究院和梁莉聊天,梁莉说四坪有两千多棵柿子,周边能见到的大概有三四十棵。见到的满树柿子大多是为了游客观赏特意保护起来的。

梁莉还给我尝了她在家阳台上晒的柿饼。我也好想晒,但是前汾溪的柿子实在是太难摘了。

​▲在村里见到了好多狗狗:巴爷、东东、大红袍、童养媳(?忘了啥名的小奶狗)

​但村民其实不太喜欢狗,去年阿铭在四坪当实习村长的时候就看他发过大黄的事情,记忆还是蛮深刻的。

​▲七点半听了白洪潭老师的《作为研究方法的口述史》分享。起初听得有点痛苦,老师讲的挺好的,但可能是我太久没上课了,乖乖坐在一个地方安安静静听东西就很容易起困意。好在老师讲的一些案例也挺有趣,让我最终战胜了瞌睡虫。

​提问环节,因为自己也做了几年口述史了,其实一直都明白口述史调研过程中的伦理问题是很难迈过的坎,但还是想听听老师有怎样的看法和建议。老师说的非虚构写作倒是让我很感兴趣。

▲晚间和家家、挺哥一起在梁莉家喝青梅酒,又勾起了我酿酒的想法,因为家里几乎年年酿酒,所以去年冬至我就想过在前汾溪也酿一缸,不过一直没有时间付诸行动。和挺哥聊到四平戏传习班、重阳节、游园、四坪传统美食……感觉到四坪老村民对于公共事务参与积极性还是挺好的,像前汾溪大哥们一样,有想法、好沟通,真好。聊的时候也能感觉到四坪和前汾溪的不一样,期待明天开始有更多了解吧!

▲最后一张图,虽然上一条朋友圈已经发过了,但真的好喜欢!是偶然的夕阳的赠礼,分明是映在柿子树梢上,拍出来却有一种草坪即视感。

研究院“出差”小记

研究院“出差”小记

研究院“出差”小记

研究院“出差”小记

研究院“出差”小记

研究院“出差”小记

研究院“出差”小记

研究院“出差”小记

研究院“出差”小记

评论
“乡野艺校”是由中国美术学院2020届毕业生毛华磊、王润家,在导师组织下创立的社会美育公益品牌。乡野艺校以美育实现艺术生活为宗旨;以城乡儿童共享智慧为目标,以丈量、整理、想象、建设为工作方法;以乡土为学院,扎根于乡村社区的现场,深度融入于社群的生活中,展开社会美育的在地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