屏南行动|让我们扛起“走好闽东特色乡村振兴之路”的新使命——“乡村振兴屏南人才行动协作网络”倡议书
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
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特征。
我们的乡村振兴工作近年来取得了显著成就,但城乡发展不平衡、农村发展不充分仍是社会主要矛盾的集中体现。而农村又同时承担着保障粮食供给、维护生态屏障、传承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主要功能,所以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依然在农村,最广泛最深厚的基础依然在农村。因此,我们的乡村还需进一步以新发展理念,加强文化、经济等方面的协同和组织,真正形成具有可持续发展的内生动力。
近年来,我们屏南县在乡村治理、古村落保护利用和农村产业发展等方面,通过一系列的机制创新、组织先行、能人带动等举措促成多主体发力,正在将日渐“空心化”的乡村建设成为有情怀、有活力的美好家园。我们的“屏南模式”正是从宏观外部机制到微观多元力量共同建构的,任何一要素在其中都在相互作用、彼此共生。为了更深入地激发凝聚力、增强向心力,中共屏南县委组织部联合屏南县在地社会美育研究所正式发起“乡村振兴屏南人才行动协作网络”倡议。
该倡议旨在以具体的在地实践与社会参与为关切,为在屏南展开不同实践与行动的各类人才提供多元链接和交互的平台,坚持“在地共创&共享互联”,构建“共享社区+共创平台+村村联合+配套服务”的人才行动协作模式,以期展开新的知识生产、实践互联和思想实验,促进多元人才积极面向未来,共同探索实现共同富裕的路径,携手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人才行动协作网络 | 关键词
“人才”是一个多重意义关联词。在这个网络里,“人才”可以理解为实践者、行动者、工作者,也可以代指与行动相关的所有资源。它不仅指向具有特殊贡献的外部力量,同时也指向在地社区群体、离乡/返乡的创业者以及紧密关联的社会关系,甚至还包括自然资源、文化遗产、风物景观等。
“行动”和“协作”意在指向不同阶段和不同策略推动下参与和实践的动态过程。我们通常拥有各自不同的角色定位、工作方法,发挥着多重的功能,所以行动是彼此碰撞、交织、影响、递归的,并最终实现重构的过程,而协作是彼此靠近、相互联结、赋予与被赋予,动态演变并深度融合的路径。
“网络”是一种容纳工具,一种链接方法,一种动态关系,一种融合力量。它不是指简单的结构化搭建、原子化连接,而强调的应是工作、互动、流动和变化的过程。这其中,行动者和实践者不仅需要从具体的、历史的、实践的维度去追踪和形塑当下,同样也作为原子被定义、被重塑,其张力是“网络”在不同阶段的发展过程中实现多元的有机联结和可持续建构的基础。
人才行动协作网络 | 行动计划
由发起单位与协作单位逐步完成以下工作:
#1 共同参与建设“屏南县文化大数据的工程——屏南·文化备案”,组织动员对屏南县特色古村落、非物质文化遗产、地方物产、人文风貌、工艺手艺等数据和资料进行收集整理,搭建屏南文化数据库和开放式网络共享平台。
#2 共同建设“人才档案”平台,储备和拓展行动资源,未来建立多点联结、区域协作、多元互通的“拓扑式”再生产机制,探索更大范围的协作模式。
#3 “中国美术学院宁德乡土学院”作为主要的学术实践体之一,开展沙龙活动、创新论坛、学术研讨、创意实践、技术分享等各类型学术及技术交流活动,共同搭建在地共创共享联动平台。
#4 每年定期策划“村村联合——乡村社区协作网络年会”,旨在全国范围内寻找彼此处于不同发展阶段、面临不同发展问题、彼此的经济条件与资源禀赋具有互补性的乡村社区,通过年会形式互相交流,彼此在文、农、旅等各层面展开跨地域跨类型的深度合作,探索乡村振兴与共同富裕的破题之道。
#5 建设“岛群艺术”线上共创社区,为屏南各类型人才提供在线交流协作与分享的平台。
#6 依托“岛群联合共创空间”,联合屏南县域范围内各类型共创空间及人才驿站,为返乡创业、驻村创业人才搭建创新创业合作交流平台。
#7 依托“前汾溪谷社会美育综合实践基地”,联合屏南县域范围内各类型研学营地及综合实践基地,该网络将为屏南人才交流互动提供交通便利、空间舒适、活动丰富的基础配套服务。
中共屏南县委组织部
屏南县在地社会美育研究所
2023年9月
接下来,我们将持续发布一系列“联合协作”单位与机构,让我们共同探索更加多元的、创造的、未来的“屏南模式”。
撰文:史思源
审核:陈子劲、和文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