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动社2.0计划
其三:
美美与共:社区艺术不等于“公共艺术”
联合策划:中国美术学院艺术管理与教育学院&艺mo
发起者:木焱
流动社2.0策划团队:木焱、卡门清、吴欣子、左颀芪
志愿者团队:陆睿、赵玥、陈豆豆
X
在开启流动社2.0第三个板块之前,我想先问大家一个问题:
社区艺术是公共艺术吗?
在日常与大家交流的过程中,大多数人会自动把社区艺术归类为公共艺术的一种。然而在艺mo的具体实践以及与社区方多番沟通之后,我们一致认为:社区艺术与公共艺术并不太相同,或者更准确来说,是与我们当前常见的“公共艺术”有比较大的差异。得出这样的结论,我们首先要反思如今我们看到的“公共艺术”究竟是否真正具有公共性,以及社区艺术的整体逻辑与主流当代艺术的逻辑区别在哪里。
今年开始,艺mo开启了社区艺术计划和实践项目,将通过系列社区艺术家驻留、社区艺术活动、社区艺术展览、社区艺术研究和讨论展开定向的观察和记录。目前,艺mo已经与西岸美术馆合作,在上实城开·莘社区展开了名为“流动的肖像艺术”的流动书架项目。在几次活动开展之后,我们与驻留在社区的创作者以及西岸美术馆的公共艺术教育板块的参与者促膝长谈,围绕社区艺术展开了一些观点碰撞(这些会在后续推文中发布)。整个过程中,社区艺术的概念和轮廓在不断的否定和肯定过程中变得逐渐清晰。
“白盒子”的艺术模式已经发展了很多年,在某种程度上它成为了一种固化的模式,甚至被视作一个模板。我认为,当前的常见的“公共艺术”项目依旧是“白盒子艺术”在户外的延伸,或是出于商业考量、或是“介入社会”这一符号化的艺术口号原因,许多“公共艺术”项目迫不得已加入了一些互动的设计,或者结合了一定的在地性元素。但本质上还是拼名气、拼资历的艺术家作品卖家秀,很多公共艺术作品和行动还因“强势介入”无法被当地居民认同而被人诟病。可以说,当前许多“公共艺术”项目尚未具有真正意义上的公共性,本质上还是话语权作品的户外展现。
这个时候,社区艺术的涌现或将打破这一格局。社区艺术不仅带有公共性的基因,同时也从创作主体、创作方法、作品主题和展现形式等多个方面带来全方位的变革。
首先,社区艺术解构的是单一的创作主体本身。社区艺术的创作者是艺术家和居民,每个人都以自己的独特贡献和才华参与其中。艺术家在整个过程中的角色也会发生改变,起到的作用更多的是创作和引导,以及建立一个皆可参与的方法和框架,大家一同完成内容的共创。
其次,社区艺术的创作方法也因主体的变化而与传统创作有所不同。“单打独斗”的工作室创作在这个语境下,并不适用。创作者需要随时准备处理可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情况和变化,也需要较高的团体协作能力和社交情商。同时,创作方式五花八门,寻找各方面的平衡关系是发起者的必修课。
再者,社区艺术往往不承载过多的个人色彩,是基于共识的。在当代艺术语境下,我们必须要明白一点:写得晦涩不代表思想深刻。面对社区中各类人群,社区艺术可以很深奥、揭示深刻的问题,但陈述方式一定得是简单易懂。在展现形式上面,置于此语境下的艺术应该是贴近居民生活本身的,通过细微的简单的形式呈现一种情绪状态,循序渐进逐步调动人们的思考,引发共鸣。同时,社区艺术是在公共环境和空间展出,区别于白盒子空间,在材料、布展等方面也会有一定不同。
最后,社区艺术是带着“解决问题”的目的和功能的。不同于“只提问题不解决问题”的传统当代艺术,社区艺术会带有强烈的实践属性。虽然最终解决问题的一般会是多元学科和领域的事,但艺术在其中更像是一个触发器甚至是孵化器,并且能以消除各类限制的名义不分对错、不带任何功利性的吸引各种相关主体参与进来,进而摸索出适合于社区的治理、升级模式。从某种程度上来说,社区艺术就像是你在日常工作中开的一场项目头脑风暴会,介于畅想与实践之间,下一步就是激发出一点又一点的改变了。而具体到社区里的居民,社区艺术还附带着“社会教育”的功能,社区是学校、职场之外培养个体新思维、新角度、新能力的首选空间场所,涵盖文化艺术审美力、创新创造力、设计思维力、多元思考力、多学科解决问题能力等多个方面。
关于社区艺术对“传统当代艺术”的解构意义现在总结还为时过早,而且也无法完全确定它未来会朝哪个方向发展。这些仅是我与美术馆、社区、艺mo孵化的社区创作者在交流中,“话赶话”的灵光一闪,并不能作为理论输出。不过,这种“野生”探索、大胆质疑是艺mo社群自成立以来始终葆有的基因,未来也将继续在艺mo的各个计划中延续生长。而那种流动的、未完成的、甚至连起点也辨不清的艺术行动,可以潜移默化地串联起各种各样的个体、生命与文化,状态正如费孝通所说的那样:美美与共。
文:木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