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言》(Manifesto 2015)好像是有关艺术(哲学)史的电影。它涉及到不少哲学概念,比如自然主义、无政府主义、存在主义、理性主义、实证主义、反智主义等,也涉及到许多艺术名词,比如文艺复兴、达达主义、超现实主义、先锋派、激浪派、概念艺术等。重要的是,它还提到人性、本能和潜意识。然而,它似乎又意不在艺术史或艺术哲学,因为在陈述事实的同时,它在不断地进行价值判断,分明是在引导观影者认同它对艺术的看法和态度。据说影片是由本来组成“装置艺术”的12个短片经导演打乱顺序重新剪辑而成的。既然定名为“宣言”,那就是想向这个世界宣告点什么;既然组成了一部电影,那就应当有个统一的主题。我不知道导演藉以串起整部片子的确切主题是什么,但我看出这个主题应当与人性有关。不妨解释如下:
影片一开始有段前言,似乎是要说明,本片名虽是“宣言”,但它却是非常“个人性的”。然后分别对艺术和人性给予整体性看法:艺术应当是“自由”的;人性从来都有点“自大”。
贫富分化往往孕育着变革,而变革期间,艺术家们又往往是时代的急先锋。虽然革命能够清除那些空洞恶心的美学余孽,但在革命的废墟上依然需要重建,艺术家的职责就在于激发人的潜意识中蛰伏着的“创造本能”。
当神权之外的世俗力量被人认识时,人的思想便开始解放。人们在束缚中争取自由,打倒中寻求解放,速度或效率成为时代的关键词;人们热爱危险,崇尚消费,勇于挑战,鼓吹战争,愿为理想捐躯,集体主义至上。人们相信打倒对过往的崇拜,才能从所谓的“伟大”中解放出来;也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建立近代文明的统治,“为青春、暴力和胆量留出空间”。
艺术的旭日正待破晓!人是有意志的动物,这必然会带来变革。在变革中,在打倒的传统主义的废墟上,崛起的也只是“机器”:一切只为了生活的方便。而这正是那个时代艺术的标签。(极简主义?)
“方便”是以“人”为中心的,不考虑“自然”。“方便”不会带来人与自然的和谐。“方便”可能会牺牲环境;“方便”会让人愿意留在方便的空间里;“方便”的另一代名词是“简化”或“单调”。所以,当方便的空间成了艺术家的桎梏,当“方便”成了艺术指导思想,那也正是艺术有待进化之时。文艺复兴让人文精神发扬光大,但过分崇尚“自然”,注重单纯描摹,让艺术的创造无异于对大自然财产的“查抄”;极力地追求真实,排斥浪漫,那种逼真也往往徒具其形而丧失神韵。(未来主义?)
“死亡”其实没有什么好哀悼的,它为新生命让出了空间,这也是“死亡”的道德意义所在。对死亡的“恐惧”,人们追求世俗“名利”和寻求精神“依附”,然而这一切不过是“虚无”和“无意义”。终结一切没什么值得难过的,“破坏有时就是创造”。认识到这一点,我们才能从所谓的“主流”中解脱出来。(达达主义)
人是万物的尺度,艺术最终还是为人服务。艺术应当来源于人,用于人、满足人性的需要。
理性是人认知的前提,不合理性会带来恐惧。所以,不合理性或不合常规的东西会遭到排斥。然而,艺术的发展有时需要“绝圣弃智”。在理性和逻辑的范围内,任何作品都是可以预期的,而可预期的东西无论如何也难以让人震撼的。然而,也是令人奇怪的:“未知”虽然能带来恐惧,但这正是人们好奇和兴趣的来源:能够引导人们去了解它的正是它令人震撼的“未知”。所以,是“真相”而非“真诚”才是艺术的本质需要。(表现主义?)
应当为“美”而欢呼!那些令我们神清气爽的优美环境是人与自然和谐的象征。当然,之所以优美,是因为它们满足了我们不同的感官需要。我们也会为“永恒的建筑”欢呼!能称之为“永恒”者,是因为那是让人感觉到“生气”之所在:“没有生气,便是死亡”。色情通常受道德规则约束,但艺术中的色情部分往往最让人心旌荡漾;色情可以说是人性之永恒需求,当色情与建筑结合,那便是建筑之生气所在,震撼力之源头。(波普艺术?)
人性是崇尚自由的,即便有规则,人也经常会越轨而行,由人组成的世界当然也就不总能协调一致地运作。正因为人性的如此特点,艺术世界既有体制和规则是可笑的,所谓的“艺术自律”更与人性背道而驰。艺术需要创造。虽说艺术也提倡“真诚”,但艺术家若为情感和欲望所累,他的真诚就不过是一种“取悦”。眷恋过去,难免模仿,大脑不易形成新的物象,惧怕未来,我们更无法追求“真相”,这就是先锋派为何提倡“革故鼎新”、“活在当下”的原因了。“我们唯已,压倒一切;自信,坚定不移;独特的自我照亮我孤独前行。”这是那些反传统、反规则的先锋派的自画像。由此,我们似乎也能看出,“随性而行”有时并不是为了快乐。(先锋派)
生活可以属于过去或未来,但艺术只能在当下,“当下”才是活力之源。“活在当下”是一种生活方式,意味着自性的解放,意味着对自我真情实感的关注。那些压抑在潜意识中的,那些我们尚未意识到的,那些在梦中才能显现的,在通常情况下被称为愚昧和兽性的东西,可能反映了我们真正的需要。然而,虽然原始,但它们正是艺术的本能。(涡旋艺术)
即便如此,艺术仍然反映了我们的生活,或者艺术本身即是生活。有人对此深信不疑,一如对宗教般虔诚。
艺术有时是需要通过“离经叛道”的方式来发展。通常,人们在打倒中树立,但激浪派是把打倒本身当作“树立”,这种行为确实令人瞠目结舌。然而,这未尝不是人性的一部分,或者说,条件合适人人都可能是激浪派。激浪派除了“化有为无”,因为它否定一切,也能“无中生有”,打倒了一切,推翻了全部,剩下的就是它认可的。虽然它未免有形式大于内容之嫌,但它多少掀起了艺术改革的洪流,它的反艺术的态度在某种程度上与艺术的独特性要求正相契合。(激浪派)
超现实主义也是人性自由的反映,因为它同样在谋求反抗一切束缚,只不过是借助超现实、超理智的梦境和幻想作为创作背景来实现。所以,它礼赞“想象”,崇尚“思想自由”;批判“逻辑”,抵制“实证”,视“理智”如大敌,认为“梦”也能用于解决人生基本问题。那些幻想中的、潜意识中的东西同样能够塑造人,塑造人的艺术个性。如果它们仍受理性约束,心之自由将无法实现,人也无法感受到“纯粹的愉悦”;“梦”是介于人“活着”和“死去”的中间状态,只有在梦中,人才能真正放飞想象的翅膀,这些才是超现实主义反抗传统束缚的真正原因。(超现实主义)
激浪派打倒一切艺术元素后,会将一切“日常”都视为创作素材,它当然要求对这些素材一视同仁,但当这种“意识”当中的素材无法满足激浪派的艺术追求时,呼唤潜意识中的原始冲动(水下巨人)便成为必然。
生活就是艺术,生活中的一切皆可成为艺术的素材,虽然有时一种巧妙的组合、改造,会展现出不一样的艺术形态,但到底会调动观者什么样的情感还得由观者自己去感受。比如那满屋子的动物标本,恐怕动人心者也就那只还能吆喝一两声的乌鸦吧!(环境艺术?)
没有观念、理念支撑的艺术品无异于赝品;能给带来震撼和冲击的东西一定蕴含作品中的观念和创意。后现代的世界,速度和效率是关键词。人们痴迷高速已到无以复加的地步:今日就是昨天,记忆已经湮灭。网络时代的到来,那些曾让人类保持原真性(原创力和真实性)的基本官能和情感已被剥夺殆尽,传统的艺术对此也已无能为力。不过,概念艺术,虽被人指责为寡情少欲,但在“好的”创意支持下,不仅可以展示创作者的观念,还可以在不经意间撩起观者的经验和情绪,促使他们去思考。艺术的目的有时并不于艺术之本身!(概念艺术)
不要以为艺术的存在只是为了艺术的目的,艺术家可以远离历史斗争。艺术从来都是意识形态斗争的工具!
的确,艺术的发展需要无拘无束,不仅在观念的世界里,也在现实的环境中。艺术教育应当强调艺术的原真性,而非原创性。原真性能带来共鸣,激发想象,造成心灵的巨大冲击,但原创可能是独特唯一却无灵魂,因而强调原创性并无多大意义。以电影创作为例,我们应当有的态度是什么:反智,反规则,反个人品味,还是干脆,反一切电影课上提到的“我们应当……”?真谛带来启迪!电影的“真谛”离不开虚构、想象和风格化。“我一无所有,我在和一切战斗,我不知所终,我向一切宣战!”不知这能否概括历史上艺术反抗者的风骨,但它确是是我们应秉守的宣言。
(文/石板栽花 2017年10月14日星期六)